超前小導管注漿是淺埋暗挖隧道支護的一種措施。在軟弱、破碎地層中鑿空后極易塌孔,且施作超前錨桿比較困難或者結構斷面較大時,應采取超前小導管支護。超前小導管支護必須配合鋼拱架使用。在條件允許時,也可在地面進行超前注漿加固;在有導洞時,也可在導洞內對隧道周邊進行徑向注漿加固。
超前小導管實驗結束后可通過以下辦法評價漿液分散半徑:
(1)鉆孔壓水或灌水,求出超前小導管體的滲透性;
(2)鉆孔取樣,查看空地充漿狀況;
(3)用大口徑鉆井或人工開挖豎井,肉眼調查地層充漿狀況,并取樣進行室內實驗研究。
考慮到地基土的不均勻性,在確認規劃漿液分散半徑時要注意選取契合規劃要求的,在多數條件下能夠到達的分散距離。
確認了漿液分散半徑后,即可規劃超前小導管孔布置。超前小導管孔的布置應能使被加固土體在平面和深度規模內連成一個全體。
在一般狀況下,用作防滲的超前小導管應設置不少于 3 排的超前小導管孔,超前小導管孔距離可按 0.8~1.2m規模規劃;用作提高土體強度的劈裂超前小導管孔距離可按 1.0~2.0m 規模規劃;壓密超前小導管在選用坍落度較小的水泥砂漿時,超前小導管孔距離可按理論球狀漿體直徑的 2~5 倍規劃。多排孔的布置以梅花形布孔為宜。
超前小導管注漿支護的一般測如下:鋼管直徑40 - 50mm 鋼管長 3 - 5m ,鋼管鉆設注漿孔間距為 100 - 150 mm ,鋼管沿拱的環向布置間距為 300 - 500 mm .鋼管沿拱的環向外插角為 5°一 15° ,小導管是受力桿件,因此兩排小導管在縱向應有一定搭接長度,鋼管沿隧道縱向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于1m 。
